《被讨厌的勇⽓》书摘
文章目录
《被讨厌的勇⽓》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的作品,书中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结合现实案例触动人心。
1、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1、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世界是简单的,⼈⽣也是如此。
假若这种命题中含有⼏分真理,那也是对于孩⼦的世界⽽⾔。
孩⼦的世界没有劳动或纳税之类的现实义务,他们每天都在⽗⺟或社会的呵护下⾃由⾃在地⽣活,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也似乎无所不能。孩⼦们的眼睛被遮盖了,不必去⾯对丑恶的现实。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世界便逐渐露出真⾯⽬。⼈们不得不接受“我只不过如此”之类的现实,原以为等候在⼈⽣路上的⼀切“可能”都会变成“不可能”。
幸福的浪漫主义季节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主义时代终将到来。
1.2、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是住在⾃⼰营造的主观世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共有的世界。
现在,你眼中的世界呈现出复杂怪异的⼀⽚混沌。但是,如果你⾃⾝发⽣了变化,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姿态。因为,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在于你⾃⼰怎样。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決定论”。
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末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1.3、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決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说,決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斌予经验的意义"。
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
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決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決定了我们的生活。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其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1.4、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是的,愤怒的确是一瞬间的感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1.5、弗洛伊德说错了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哲人的主张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
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事情不可以仅止于此。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1.6、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是如此吗?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1.7、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不,不是定罪。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2.1、为什么讨厌自己?
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
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2.2、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如果真的成为一个人,也就是只有一个人活在宇宙中的话。那就既不是"个人",也感觉不到孤独了吗?
那样的话恐怕连孤独这个概念都不会存在。既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逻辑和常识(共通感觉)。但是,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使是在无人岛上生活,也会想到遥远的海对岸的某人;即使在一个人的夜晚,也会侧耳静听某人睡眠中的呼吸声。
只要在某个地方存在着那个某人,孤独就会袭来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
2.3、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
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这1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同样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
阿徳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2.4、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是的。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
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況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
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一一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2.5、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不过,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这是必须重点强调的地方。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是的。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威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最后再举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就是说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例如,我的身高很矮。对此,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決定”之类的话来安慰我。但是,此时我如果甩出”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之类的话加以拒绝的话,那谁都会再无话可说。
如此一来,恐怕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变得比他人更有优势、更加特别"。生病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失恋难过的时候,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
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当然,负伤之人所说的“你无法体会我的心情"之类的话中也包含着一定的事实,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2.6、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
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竟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你刚刚也说过吧?“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
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ー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減少。
3、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3.1、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オ変成这样。"
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オ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
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己,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
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
首先希望你能够理解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オ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3.2、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オ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当然可以只要你変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変。阿徳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決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
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假若你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決定的,那还有可能转嫁责任。但是,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非常明确了。是的。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3.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決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而且,请你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3.4、那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辫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決断帯来的后果一一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这一点需要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
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
当然,我也会担心甚至会想要去干涉。但是,刚才我也说过:“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3.5、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
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当然,但请你这样想,干涉基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一一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
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オ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 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请你想想前面那位老婆婆说的“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句话。她的话一语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3.6、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当然。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ー一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一一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決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是的。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但是,有些情况下不进行课题分离,而是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更加容易。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己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4、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也就是说,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你刚才提到的训练的事情,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是的。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人只要活着就对别人有用,仅仅从活着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5、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
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
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
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甘于平凡的勇气
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オ貌似成了直线而己。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阿德勒所说的"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就正是这个意思。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賦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文章作者 calssion
上次更新 2021-05-03